在北京的胡同里,秋季Citywalk路线带你探索好看的门头,感受浓厚的秋日氛围与京味文化。

我都有点儿舍不得把这家店往外说,怕人多了耽误我自个儿吃,可又实在憋不住——它太好吃了,藏在北京朝内头条胡同口儿,离中国美术馆也就五分钟腿儿程,两间小平房,拢共不到十张桌子,80%都是回头客。以前在钱粮胡同,我追着吃,后来搬了家,我差点儿失恋。
那天我踩着傍晚六点的小风往里走,门口大姐正坐小马扎上择蒜苗,抬头冲我乐:“今儿来得早,排骨还有最后一锅。”她手里掐着蒜苔,特得意:“俺家买蒜苔都买最贵最嫩的,不嫩的再便宜也不要。”说完还掰给我看一眼,青得能掐出水儿。

我直接点了四菜一面,没踩雷,全光盘,连平时打死不吃的葱花儿都挑干净了。下面把我那顿原封不动还原给你,照着点,闭着眼都香。
店名就叫巧味小馆,没招牌,门口就一张A4纸打印的菜单,被雨水淋得卷了边儿。推门进去,左手是灶台,右手是冰箱,老板兼大厨,大姐兼收银,两口子带一个帮工,一天就卖两顿,午市到两点,晚市到八点,卖完拉倒。桌子是小时候家里那种绿漆折叠桌,坐上去嘎吱响,可一上菜,谁还顾得上响不响。
我数了数,一共9张桌子,拼桌是常态。坐我旁边的大哥说他是第47次来,手机相册里清一色都是这家的红烧排骨,连女朋友都是在这儿搭讪的。墙上没装修,贴满了外卖单,时间从2019年到现在,厚厚一摞,像给小店封了层“好吃保鲜膜”。
必点指数:★★★★★
排骨不是肋排,是带着脊骨的那种,块儿大,肉厚,一咬脱骨,连脆骨都炖透了,酱汁裹得油亮,甜咸口儿,筷子一夹就断。大姐说秘诀就俩字——“时间”,早上七点起火,小火咕嘟到十一点,汤汁收得黏嘴唇,拌饭能再要一碗米。

必点指数:★★★★☆
蒜苗选的是最上头那一截嫩芯,猪肉用前腿,肥三瘦七,先煸后炒,锅气十足。入口就是家里老妈炒的那个味儿,咸鲜里带一点点甜,油汤儿刚好挂住蒜苗,不吃主食的人最后也忍不住挖一勺饭。
必点指数:★★★★☆
**黄瓜版!**对不吃葱星人极度友好。鸡丁用鸡腿肉,提前拿蛋清抓过,炒出来弹牙,花生米是现炸,黄瓜丁脆得能听见“咔嚓”。酸甜汁勾得薄,吃完盘底不汪油,我直接把盘子刮干净。
必点指数:★★★★☆
火候狠,锅边淋一勺醋,高温一激,醋香扑鼻。圆白菜只取叶子,杆儿全扔,入口先脆后甜,比肉还香。我打包了一份回酒店,半夜当零食嚼完了。
必点指数:★★★★★
如果只能选一样,我留这个。茄子去皮切丁,先过油再炖,汤汁紫亮,浇在手工擀的宽面上,每条缝都挂汁。面份量巨大,女生建议两人分,男生单吃也管饱。桌上有一罐炸辣椒,自己挖,辣度直冲天灵盖,爽。

| 午市 | 11:30–14:00(13:30停止点单) | | 晚市 | 17:30–20:00(19:30停止点单) | | 周一 | 固定休息,别跑空 |
吃完溜食儿,一路向北走到中国美术馆看场展览,或者往南十分钟到隆福寺街,喝杯咖啡消咸。晚上隆福大厦九楼的天台还能拍故宫角楼夜景,一条线不绕路。
我就说到这儿了,去不去随你。反正下回我再去,要是看见门口排长龙,我就假装路人甲,绕一圈再回来——谁让这口儿太勾魂了呢。
在北京的胡同里,秋季Citywalk路线带你探索好看的门头,感受浓厚的秋日氛围与京味文化。

全北京性价比最高的相声体验,通过喜笑会,让你在一周之内体验三小时的欢笑与快乐,绝对不可错过!

这篇文章介绍了北京最震撼的Citywalk路线,涵盖东郊民巷、西兴隆街等地,以及多家精选小店和美食推荐,适合周末探索与拍照打卡。

第一次游玩北京的3天经典行程推荐,涵盖重要景点、当地美食、交通贴士和避坑指南,避免游客常见误区,助你轻松游览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。

土著推荐的8家正宗铜锅涮肉店,地道的味道和高性价比,让你留连忘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