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的胡同里,秋季Citywalk路线带你探索好看的门头,感受浓厚的秋日氛围与京味文化。

我刷到这条预告的时候,正在地铁里被挤成纸片人。手机一亮,标题写着“错过这次百年大展,下次想看就是2125年了”,我差点没站稳——2125年?我孙子的孙子都不一定看得到!立刻把截图甩进闺蜜群,三秒钟后,群里炸了锅:“抢票!”“请假!”“订酒店!”
这次展览的名字暂定叫“百年守护: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”,一听就不是那种“摆几件文物、贴两行说明”的常规操作。2015年建院90周年的大展我赶上了,当时在午门排了三个小时队,进去第一眼看到《清明上河图》真迹,整个人头皮发麻——那种震撼,照片根本拍不出来。这次100周年,故宫直接放话“更重磅”,我光是刷到预测清单就失眠了。
时间:2025年9月29日到12月31日,整整三个月,但别觉得宽裕——90周年展最后两周门票被炒到原价三倍。地点在午门展厅,包括正殿、东雁翅楼、西雁翅楼,上次我去的时候,西雁翅楼空调冷得像冰窖,记得带外套。
2015年那次,我早上六点冲到午门,队伍已经绕了三圈。排我前面的大哥带了折叠凳、充电宝、三包辣条,我空手去的,差点原地去世。进去后直奔《千里江山图》,结果里三层外三层,手机举到头顶都拍不到全貌。这次我学乖了:工作日冲!周二闭馆,周三早上去,人少一半。
这次展览不只有文物,还会讲故宫怎么从“皇帝的院子”变成“人民的博物馆”。上次我看到一张老照片,1949年后第一批故宫员工在雪地里修瓦,手冻得通红。看完出来再看红墙黄瓦,感觉完全不一样了——建议先逛展,再逛故宫,情绪会更连贯。
根据历届展览套路,以下9件大概率会出现,按我私心排序:
| 文物名称 | 朝代 | 必看理由 | 上次展出时间 |
|---|---|---|---|
| 《千里江山图》 | 北宋 | 青绿山水天花板 | 2017年 |
| 《清明上河图》 | 北宋 | 城市版“清明上河图密码” | 2015年 |
| 《五牛图》 | 唐 | 五头牛五种人格 | 2021年 |
| 《中秋帖》 | 传晋 | 王羲之家族“中秋文案” | 2019年 |
| 《伯远帖》 | 晋 | 现存最早名人书信真迹 | 2019年 |
| 《重屏会棋图》 | 五代 | 古代“画中画”套娃 | 2015年 |
| 《洛神赋图》 | 晋宋摹 | 曹植的暗恋文学配图 | 2020年 |
| 《韩熙载夜宴图》 | 五代宋摹 | 古代“监控录像” | 2015年 |
| 《平复帖》 | 晋 | 陆机的“emo”朋友圈 | 2011年 |
重点:书画类文物每次展出不超过两个月,比如《千里江山图》上次只展了42天,这次如果9月底亮相,11月初可能就撤了,早去早安心。
午门展厅分三块:正殿、东雁翅楼、西雁翅楼。上次我瞎走,结果把《五牛图》看了三遍才找到《清明上河图》。这次我计划:
故宫官网永远比微博快一步,每周三上午10点刷新下周门票,我定了三个闹钟。另外关注“微故宫”公众号,上次《五牛图》提前三天发预告,我靠这个捡漏了周一的票。
抢票日历(以2025年为例):
| 时间节点 | 操作要点 |
|---|---|
| 8月15日 | 官网开放预约,设5个闹钟 |
| 9月每周三10:00 | 刷新下周门票,秒退秒进 |
| 9月25日 | 官方发布最终展品清单 |
| 10月8日 | 第一波人剧透“人少时段” |
装备清单:
路线彩蛋:看完展别急着走,从午门出来左拐,沿着城墙走到角楼,上次我在那儿拍到一张没人的故宫全景,直接当手机壁纸用了三年。



在北京的胡同里,秋季Citywalk路线带你探索好看的门头,感受浓厚的秋日氛围与京味文化。

全北京性价比最高的相声体验,通过喜笑会,让你在一周之内体验三小时的欢笑与快乐,绝对不可错过!

这篇文章介绍了北京最震撼的Citywalk路线,涵盖东郊民巷、西兴隆街等地,以及多家精选小店和美食推荐,适合周末探索与拍照打卡。

第一次游玩北京的3天经典行程推荐,涵盖重要景点、当地美食、交通贴士和避坑指南,避免游客常见误区,助你轻松游览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。

土著推荐的8家正宗铜锅涮肉店,地道的味道和高性价比,让你留连忘返。
